《章开沅文集》出版座谈会召开|邱实评论85:为中国大学点亮一盏明灯
点击上方“华中师范大学”可以订阅哦!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白炜)7月8日下午,《章开沅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五楼会议室召开。章开沅先生、校党委书记马敏、副校长彭南生出席并讲话,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育学院、校出版社等专家学者代表参加。
座谈会主持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朱英教授说,7月8日正值章先生九十寿辰,按照传统习俗和章门弟子心愿,理应举行隆重的庆祝,但遵先生本人意愿,不开展任何祝寿活动,仅以文集的出版和小范围的座谈会以志纪念。
彭南生首先发言说,11卷本《章开沅文集》的出版于华师、于中国学界都具有极大意义。他更关注文集体现出来的、能留给后学的精神启发,如章先生数十年来对学问孜孜以求的态度,章先生始终追求真知的精神,章先生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等等。除了治学,章先生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思想、理念也尤其值得当前的大学管理者学习。文集的出版只是一个开端,后继应该对以章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的学术及其他成果予以系统整理和研究。
马敏认为,文集是章先生一生成果的集大成。文集的出版,让他思考最应该从章先生身上学习继承的几大方面:一是良好、扎实的学风,二是深厚的理论功底,三是开阔的眼界。唯有像老一辈学人一样,一心向学,具备深厚的学养,达到“圆融”的境界,做到跨学科比较,注重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才能超越某一研究领域的局限,在学术之路上走得更远。
出版社范军社长简要介绍了文集的出版经过。他说,文集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章先生学术成果的总结归纳,更在于其中体现的精神内涵。他相信,随着文集的出版与传播,章先生的思想力量、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与品格必将产生更加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历史文化学院吴琦院长赞誉章开沅先生是引领历史学科发展的一面旗帜,其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领域开拓、国际交流等诸多方面居功至伟。《章开沅文集》的出版是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厚重的内容与蕴含的品格将使其葆有长久的学术生命力。
年过八旬的熊铁基教授是章开沅先生的学生,他回忆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章先生系统讲授中国近代史以及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的情形。章先生教学与研究互相促进、“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做法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他认为,读书人不应脱离时代,而应该像章先生一样,关注现实,承担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章门弟子”虞和平教授、严昌洪教授、罗福惠教授先后回忆了章开沅先生对自己的培养、教诲,感恩章先生因材施教促进了他们个人的学术进步,体会到章先生开拓的研究领域、具备的学术品格、体现的师者风范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建议在文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章先生学术之外的成就与影响,并且延伸到章门学派的研究。
章开沅先生最后讲话。他感叹说,“时光匆匆,每个人都是过客,不可将自己看得太重”。由此提到文集的出版,他认为自己的旧学根底不及学术前辈,因而一开始拒绝出版个人文集,以免如古人所讥刺的“灾梨祸枣”,流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章先生回忆了自己青年时代浪迹游历的经历,笑称自己“流浪成性,享受自由”。他的这种性格体现在学术研究方面,也“颇似一个流浪成性的行者,经常漂泊在没有航标的江海”,即从不拘限于已有的研究领域,而是不断探索新路,扩展更大的学术空间。
章先生的近代史研究,广涉辛亥革命研究、商会研究、近代化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南京大屠杀研究、基督宗教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研究等领域。章门弟子名满天下,人谓“名师出高徒”,章先生自谦“高徒出名师”。他说自己只能做石子铺路,做桥梁沟通,一生像一只忙碌的母鸡,带领小鸡们到处啄啄扒扒,发现有用的东西就提供给后来者。
章先生勉励大家,“人谦虚一点,愿意多学一点,总是没错的。”“我主张说真话,虽然说真话可能触及时事、伤害人。我们要在世事纷纭中,老实做自己的研究,一往无前,奋力前行”。
昨日,《章开沅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举行。适逢章开沅教授九十寿辰,学校和院所遵从他本人的意愿,不举行任何祝寿活动,只以举办小规模座谈会畅谈学术精神的方式来纪念。(7月9日《湖北日报》)
没有鲜花,没有蛋糕,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老校长章开沅先生90岁生日是以一场小型学术研讨进行的。在7月8日举办的《章开沅文集》出版座谈会上,来自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历史文化学院的学者第一句话都是祝福“章先生生日快乐”,接着才发表自己对《章开沅文集》出版学术价值的观点。
作为名满海内外的史学大家、教育家,作为德高望重的华中师范大学老校长,作为弟子满天下的学术大师,按理说章开沅的90岁生日应该是隆重热烈的,至少他的几代弟子们是非常希望举办一个正式的恩师90华诞庆祝仪式的,还有其他的一些庆祝方式,这也是人之常情。但章开沅一概婉言谢绝,不举办90岁生日庆祝活动。
遵照章先生意愿,华中师范大学和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决定不开展任何贺寿活动,谨以《章开沅文集》出版座谈会以志纪念。据报道,这个座谈会都没有邀请校外人士参加,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朱英教授说,不少章门弟子打电话要来参加,但章先生都拒绝了。“这个口子不能开,一开就大了”,章开沅在座谈会上说。
笔者认为,11卷本460万字《章开沅文集》是对章开沅先生90寿辰最好的庆祝和纪念,也是奉献给学界最好的一份大礼。朱英介绍说,《章开沅文集》正式出版消息发布后,立即引起学界关注,不少学者致电哪里可以购买。《章开沅文集》为何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章开沅文集》不仅是其学术成果的整理,更是65年学术人生的盘点;不仅是学术成就的总结,更是一代大师学术思想、人物情怀的体现。笔者认为,答案是一个“真”字。
探寻真知。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章开沅在《章开沅文集》自序中说:“我从不趋时跟风,但却难免喜新厌旧、浅尝辄止之讥,颇似一个流浪成性的行者,经常漂泊在没有航标的江海。我并不认为这是多大的失误,因为自觉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继者探索新路,扩展更大的学术空间。但也正因为如此,我的治学从来没有驾轻就熟的轻松,经常是‘八十岁学吹鼓手’,必须从头学起,从头做起,永远都在艰难的探索之中。我很高兴,我所开辟的这些领域大多后继有人,而且比我做得更多更好,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大幸福。”
还原真相。章开沅是以研究辛亥革命史而为国内外史学界称誉的,为什么在学术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把研究重点转向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呢?按照章开沅自己的说法:有一种力量,或者说有一种召唤,使他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其实,从1979年首次访问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以来,他一直热心从事中日友好与学术交流工作。日本的山川秀丽与人民的勤劳友善给予他深刻的印象。但是,美丽的扶桑存在着另一种日本人,他们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暴行,造谣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作为一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要捍卫历史的真实;作为一位中国公民,章开沅要捍卫民族的尊严!通过深入钻研金陵大学贝德士文献,章开沅撰写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和《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两部著作,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后来又推出《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一书。对此章开沅感慨说:史学研究是项寂寞的文字事业,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安于寂寞,甘守清贫,还要有昂扬的斗志。
敢说真话。在学界,章开沅还以敢说真话著称。无论在哪种场合,会议、论坛、讲座、演讲、访谈,章开沅都是直言不讳,实话实说。哪怕是得罪人,章开沅也从不说假话,说违心的话,说冠冕堂皇的话,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话。就拿教育来说,章开沅多次发声,批判不正之风。2009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学习科学发展观,坚守学术道德”的演讲里,章开沅批判了大学近年来的急功近利、大学精神沦丧、学术抄袭等乱象。章开沅不留情面地指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即量化评审体制是学风不正的根源,“很多问题还是教育部自己造成的,就是那一套指标体系,所谓量化的、刚性的指标体系,把底下的逼死了!”
在《章开沅文集》出版座谈会上,90岁的章开沅不无感慨说:“人生很快,来去匆匆,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都是过客。作为文化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长河的一滴水珠。别人是名师出高徒,我是高徒出名师。不要把老师看的太高,我就是一粒铺路的石子,没有雄心大志,我自称是‘天生老二’。人谦虚一点,多学一点,总有好处。不要当学霸,多元时代,群英并起。不管世事和学派多么纷纭,老老实实做自己的学问。自己认为正确的,就一往无前地做下去。”这又何尝不是章开沅发自肺腑的真心话呢?
一个“真”字,体现了章开沅作为一个学者的良知和风骨、使命和担当、品格和风范。章开沅做人的真与治学的真为中国学界树立一个榜样,为中国大学点亮一盏明灯。真学者、真学问、真性情,从章开沅身上,我们看出了中国大学的希望所在。探求真知,坚持真理,为民请命,为国分忧,多一些章开沅这样的学者,中国大学才有希望!
回复关键词查看对应服务及内容:
关于华师|四六级词汇|留言|姨妈|公交|印象|历史|天气|音乐|星座|南湖秋月|校历|放假|招生|专题|双十二(1-10号楼萌版形象)|双十一(8号楼对3号楼表白)|连连看(华大一周新闻连连看)|二次元|妹子|华师地图|微社区